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习园地 > 正文

学习园地

党总支书记、党支部书记、组织员的工作职责及相互关系
发布时间:2025-09-03来源: 浏览:

在党组织体系中,党总支书记、党支部书记、组织员均承担着巩固党的组织基础、落实党建任务、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职责,三者职责既各有侧重,又相互衔接配合,共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地见效。

一、党总支书记:党总支工作的 “第一责任人”

党总支是介于党委和党支部之间的党组织(通常管理多个党支部),党总支书记是党总支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,核心职责是统筹领导党总支全面工作,抓好下属党支部建设,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单位有效落实。

1. 核心职责

全面负责党总支的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、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工作,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。

统筹管理下属党支部,指导党支部规范开展组织生活、发展党员、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,解决党支部建设中的难点问题。

牵头制定党总支年度工作计划、党建工作要点,组织召开党总支委员会(简称 “支委会”)、党员大会,研究决定党总支重大事项(如下属支部班子调整、重要党建活动安排等)。

2. 具体任务

思想引领: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大精神等,开展主题教育(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),提升党员政治素养。

组织建设:

审批下属党支部的换届选举方案,指导党支部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;

审核下属党支部发展党员计划,对发展党员的 “入党积极分子确定、发展对象考察、预备党员转正” 等关键环节进行把关;

统筹开展党总支层面的党员培训、评优评先(如推荐 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),监督党员组织关系转接、党费收缴使用管理等工作。

作用发挥:结合本单位工作,组织党员开展 “党员先锋岗”“党员责任区” 等活动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。

群众工作:联系服务党员群众,倾听党员群众诉求,协调解决实际困难;领导本单位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组织,凝聚群众力量。

监督考核:定期检查下属党支部党建工作落实情况,开展党建述职评议考核,对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和督促。

3. 角色定位

党总支的 “领航者”:把握党总支工作方向,确保党建工作符合上级党委要求;

下属支部的 “指导员”:指导党支部规范运作,提升基层党支部战斗力;

党员群众的 “主心骨”: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各项任务。

二、党支部书记:党支部工作的 “直接责任人”

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,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,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责任人,核心职责是具体落实党支部各项工作,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,发挥党支部 “战斗堡垒” 作用。

1. 核心职责

全面负责党支部的日常工作,组织落实上级党组织(如党总支、党委)部署的党建任务,确保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、团结群众的核心、攻坚克难的堡垒。

主持党支部组织生活,严格执行 “三会一课”(支部党员大会、支委会、党小组会,党课)、组织生活会、民主评议党员、谈心谈话等制度,提升党支部组织力。

2. 具体任务

组织生活管理:

每月组织召开党小组会,每季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和支委会,每年至少召开 1 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;

制定党课计划,邀请上级领导、优秀党员或专家讲党课,也可自行讲授,确保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 32 学时。

党员教育管理:

对接入党申请人,指定培养联系人,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和实践;

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程序,做好发展对象考察、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工作,确保 “成熟一个、发展一个”;

管理党员信息(如党员名册、组织关系转接记录),督促党员按时交纳党费,对流动党员、年老体弱党员进行精准服务(如送学上门)。

作用发挥与服务:

结合支部实际,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(如社区防疫、帮扶困难群众)、岗位建功(如企业技术攻关、学校教学创新)等活动;

了解党员群众思想动态,及时化解矛盾,反映党员群众的合理诉求,解决 “急难愁盼” 问题(如职工子女入学、社区环境整治)。

基础工作落实:

记录党支部工作台账(如 “三会一课” 记录、党员学习记录、党费收缴记录);

宣传党的政策,利用支部微信群、宣传栏等载体,传递党的声音;

向党总支(或上级党委)定期汇报党支部工作,接受监督和指导。

3. 角色定位

党支部的 “组织者”:把支部党员凝聚起来,规范开展组织生活;

党员的 “引路人”:带头学习、带头干事,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;

群众的 “贴心人”:贴近党员群众,解决实际问题,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。

三、组织员:党建工作的 “专业执行者” 与 “监督指导员”

组织员是由党委(或党总支)任命的专职 / 兼职党务工作者,核心职责是协助党组织抓好党员发展、党员教育管理、组织制度落实等具体工作,承担党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能,是基层党建工作的 “专业助手”。

1. 核心职责

协助上级党组织(党委 / 党总支)制定党员发展计划、党建工作细则,确保党建工作符合《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》等规定;

指导党支部规范开展组织生活、发展党员、党费收缴等工作,纠正党建工作中的不规范问题;

承担党建工作的具体执行(如材料审核、数据统计、档案管理)和监督检查(如检查党支部台账、督查组织生活落实情况)。

2. 具体任务

党员发展工作:

统筹本单位 / 领域党员发展工作,审核党支部上报的入党积极分子名单、发展对象考察材料、预备党员转正材料,确保程序合规、材料完整;

组织发展对象、预备党员参加集中培训(如发展对象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 3 天),讲解发展党员政策和流程,提升党务工作者(如支部书记、培养联系人)的业务能力。

党建业务指导:

指导党支部规范记录台账(如纠正 “三会一课” 记录不完整、党费收缴不及时等问题),帮助党支部解决党建工作中的 “不会干、干不好” 问题(如新成立支部如何开展组织生活);

宣传党建政策和业务知识,编写党建工作指南、培训材料,组织党务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(如换届选举流程、党员信息系统操作)。

监督检查与数据管理:

定期检查党支部组织生活落实情况、党员教育管理情况,向党委 / 党总支汇报检查结果,提出整改建议;

管理党员信息系统(如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),更新党员信息,统计党建数据(如党员人数、发展党员数量、党费收缴金额),上报党建工作报表;

整理归档党建档案(如发展党员材料、党支部换届材料、党建活动记录),确保档案规范有序。

协助专项工作:

协助党委 / 党总支开展主题教育、党建述职评议考核、党组织换届选举等专项工作,负责材料准备、流程协调;

协助处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中的疑难问题(如 “口袋党员”“隐形党员” 排查),督促流动党员及时报到。

3. 角色定位

党建工作的 “专业员”:精通党建政策和业务流程,确保工作合规规范;

党组织的 “助手”:协助党委 / 党总支、党支部减轻工作负担,提升效率;

党建的 “监督员”:检查工作落实情况,发现问题并推动整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者职责对比与衔接

角色

核心定位

工作侧重点

与其他角色的衔接

党总支书记

统筹领导者、第一责任人

抓统筹、抓方向、抓下属支部建设

领导组织员开展工作,指导党支部书记落实任务

党支部书记

直接组织者、战斗堡垒带头人

抓具体、抓落实、抓党员日常管理

接受党总支书记领导和组织员指导,向两者汇报工作

组织员

专业执行者、监督指导员

抓业务、抓规范、抓检查指导

协助党总支书记统筹工作,指导党支部书记规范操作

 

简言之:党总支书记 “管总”,党支部书记 “管细”,组织员 “管专”,三者协同配合,共同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。